第363章 白河镇(2 / 2)
粥发完了,宣忱他们也没有停留,继续向前行驶,压根没有给这群人问的时间。
等这群人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走远了,除了锅,什么也没回收,还给他们一人留了个碗。
这样一碗热腾腾的粥,足够他们去往下一个城镇了。
三万兵马被分成了七队,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掩护民众撤退,人人带着粥,也人人都带着兵器。
兵器是改装过的轻弩,这已经是江晚晴磨了系统好久之后的结果了。
她当然想再要点好东西,但系统说:不行不行,不能改变历史进程太多。
但即便是这种轻弩,也已经可以连发,一箭之力可穿透顽石,比原先的弓箭好用太多。
两日后,已经
到了白河镇。
白河镇是源城最边缘的地方,也是大景的边界——原先的边界。
此处的民众们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但仍有些老弱病残留在这里,不是不想走,是不能走。
白河镇的官员们这会儿还没走,实在是仁至义尽了。
“人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大人,我们也走吧。”这里的县丞劝自家知县,“或许,他们也不会被屠杀,毕竟……以后这里就是西陵的地方,他们也是西陵的子民了。”
知县郑喜呸一声:“什么西陵子民,他们留在这里,难道是为了当西陵子民吗?”
这话让县丞低头长叹,他们走不了,老的老瘸得瘸,年幼的年幼。就算前两天就出发,也肯定到不了源城之后的通州,与其死在异地,还不如死在自己守了一辈子的家乡。
这是大部分民众的真实想法。
外面有人小心翼翼的探头进来,有些激动:“大人,外面来了一群人,说是援兵。”
郑喜一怔,援兵?
这个时候了,怎么会还有援兵?
守什么呢?守白河镇吗?
白河镇哪里还值得守。
“哪里的援兵?什么人?”郑喜问道。
那人小心翼翼道:“为首那人自称,是翊王殿下。”
郑喜更加
惊讶了,开玩笑吧。
一行人出门去,看到大大的宣字旗,有一瞬间的恍惚,甚至从心中涌出了欢喜,但很快,他们又失望了。
从城门上看去,这些兵马,尚不足三千。
要是放在以往,小小一个白河镇,三千守军都算多的,但现在,这么点人马哪里能抵挡得过西陵?
他说他是翊王殿下,该不会是假的吧?
说不定是假的,不知道哪里的逃兵组成的队伍,来白河镇骗取物资,骗了就要跑。
“你们是什么人?”郑喜自己到了城门外。
宣忱挑眉:“我不是说了我是翊王么?”
郑喜沉默,这人虽然一身盔甲,却没有半分英武的气质。翊王殿下守住源城,收服泰州,怎么会是这样一个……吊儿郎当的样子。
假的。
郑喜顿时做出了判断。
“哦,本王,本王宣忱,乃先帝第五子翊王殿下。”宣忱正经的介绍了自己的身份。
可惜已经晚了,郑喜完全不信。
但那三千兵马郑喜还是忌惮的,于是他道:“你说你是翊王殿下,可有凭证?”
宣忱从衣襟里掏出皱皱巴巴的任命书,郑喜脸都绿了。
你装也好歹装像一点吧!
江晚晴打开盒子,取出金印和宝册给郑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