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故(2 / 2)
“好。”柴绍来到岸边把信旗一挥,对岸大军一见信号便开始渡河……
原来,那一日接到李渊起兵的消息后,李玉凝并没有和柴绍一起前往太原而是独自留了下来。李玉凝回到郊外的‘武功馆’也准备起兵响应李渊,她聚集徒众联络地方豪强共计千余人。
一天,婧儿拿着请帖交到红裳手里,“小姐,玉凝姐请你去‘武功馆’。”
红裳接过请柬问道,“来人没说何事相邀?”
婧儿摇摇头说:“没有,不过也能猜到多半是朝廷发生什么大事,请你过去商议。”
红裳疑惑道:“我对你们朝廷的事又不甚了解,喊我商议甚么。”
婧儿犹豫了片刻还是说道:“小姐,我问一件事,请你一定要如实告诉我。”
红裳笑了笑,“何事这么严重?”
婧儿道:“小姐对那个李靖到底怎么看的?”
红裳脸微微一沉,“为何提他?”
婧儿轻抚着鬓角的长发若有所思的说道:“如果万一,要是……小姐,这虽是我的猜测不过却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要是将来他们李家起兵造反,小姐你要怎么做?”
“自然是帮玉凝姐他们了。”红裳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可是那个李靖是隋朝的武将,到时兵戎相见却是不死不休……”
不等婧儿说完,红裳便道:“死了最好,好了不提他了,我们准备一下这就出发吧。”说着便回了屋。
婧儿看红裳显然言不由衷,不由得暗暗摇头叹息。
二人来到‘武功馆’,李玉凝热情的招待二人。一连住了两日,李玉凝并不提因何事请她们过来,只说多日不见甚是想念。但是红裳却发现庄里到处透着一种紧张的气氛,这两日并不见柴绍,并且李玉凝把自己的两个孩子也接了过来。庄内每到深夜总有人进进出出,十分忙碌。
到了第三日时,红裳看见李玉凝正陪着两个孩子在院中玩耍。
“姐姐。”红裳喊了一声径直走了过来。
李玉凝见到红裳微笑道:“妹妹你来了。”
这时两个孩子也跑了过来,顽皮的抱着红裳的腿娇声娇气的喊道:“姨姨,你也来陪我们玩。”
红裳笑了笑说道:“好,我和你们娘亲有些话说,说完再陪你们玩不?”
两个孩子还是不依不饶,“不嘛,现在就陪我们玩。”
李玉凝微怒,“还不放手,怎么如此没有礼貌。”
看见娘亲生气两个孩子这才松开手,李玉凝又吩咐下人带他们去书房念书。
李玉凝道:“我夫妇二人整天操劳国事,对这两个孩子疏于管教,让妹妹见笑了。”
红裳道:“顽皮是孩子天性,再说你和柴大哥如此英雄,将来两个孩子自也不会差的。”
“但愿如此吧。”李玉凝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半晌不再说话。
红裳看着李玉凝还是忍不住开口相问:“这几日为何不见柴大哥?”
李玉凝道:“哦,他去太原公干了。”
“姐姐,这几日庄里是不是有事发生?”红裳又追问道。
李玉凝笑了笑,“没有啊。”
红裳盯着李玉凝说道:“姐姐可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李玉凝被看得有些慌乱,“妹妹为何这么问?”
红裳想起来时婧儿说的话,于是小声说道,“唐国公可是要起兵了?”
李玉凝大惊,“妹妹是如何得知?”
红裳笑了笑道:“我是猜的,姐姐也真是见外。”
李玉凝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妹妹真是聪慧,不是姐姐有意欺瞒,只是身处险地还是小心为上。此时朝廷应该还不知道父亲起兵的消息,一旦消息泄露此地将成为朝廷首要的清剿目标,所以除了几个族中重要人物外,其他人尚不知晓此事。外子也是接到了父亲的密函秘密前往太原相助。”
红裳有些愤怒,“柴大哥他怎么忍心把你一人留下。”
李玉凝摇摇头道:“你错怪他了,是我坚持要留下的。”
红裳疑惑道:“这是为何?”
李玉凝道:“古有妇好披肩挂帅,前有木兰替父从军。姐姐对她们甚是神往,也想效仿她们做出一番事业来,因此才留下联络有识之士共同举事。”
红裳钦佩道:“姐姐既有如此志向,我当助你一臂之力。”
“好。”李玉凝大喜,于是说道:“终南山聚集着一伙强人,为首的叫何潘仁,手下有数万人是关中最大的一只豪强。我也曾派人与他联络,可是派去的人一个都没有回来,因此不知这何潘仁是何底细。我曾想亲自去拜会,可是族中长辈说什么也不同意。于是我想先召集些人马,再请妹妹相助,然后再去和他交涉以为万全之策。”
红裳道:“聚集这么多人不知要到何时,再说也容易引起朝廷的注意,不如就我们数人前去,就算他有千军万马我也能护姐姐周全。”
见红裳如此说,李玉凝更加信心十足。当夜收拾妥当,李玉凝不顾族人反对毅然准备前往终南山。临行时李玉凝的两个孩子哭的泪眼汪汪,“娘亲,你不要走,娘亲,呜呜……”看着就叫人心疼。
本来红裳也不想让婧儿一同去,可是婧儿说什么也不答应,红裳拗不过她只好让她一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