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19(2 / 2)
王越峰和徐洲闻言也循着两人视线所及的方向猛看,然而除了天空和阳光之外,两人什么也没看见。
顾九清指着佛像下方问赵为安:“那是什么地方?”
赵为安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了半天才不是很确定的回答:“好像是居庸关。”
顾九清方向感是差,但脑子转的很快,赵为安才拿出手机,准备搜索居庸关与佛相关的建筑和事物,顾九清就有眉目了。
居庸关北一十五里坐落着一处古刹,始建于元朝末年,因寺内的石凿大悲佛像而得名——石佛寺。
这次不用顾九清吩咐,王越峰自己就颠颠的把票买了回来。四人一道入寺,三人发现来时路上两眼一抹黑的九爷对寺内事物倒是十分熟悉的样子。
这是为什么呢?最爱问问题的小菜瓜代大家问出了原委——原来顾九清陪叶涛来石佛寺进过香,而且还不止一次两次。
徐洲露出个了然的表情,然后并无恶意的笑了笑:“常来上香都不记路,看出您方向感差了。”
顾九清脚步一顿:“为安……”
赵为安忙将心直口快的傻儿子扯回身边,低声告诫:“别跟九爷乱开玩笑,当心他把你变没了……”
“我没那种爱好。”顾九清有点哭笑不得,“介绍个朋友给你认识。”
赵为安还在叮嘱儿子,被顾九清拍了一下,这才顺着他的视线看向前方的大雄宝殿。
殿前香烟缭绕,三三两两的香客或是在殿外敬香,或是在殿内叩拜,但谁也没有看殿上的七彩华光,更无慧眼得见座下尊者缓缓步下宝殿。
赵为安揉了揉眼睛,随后反应过来揉错眼了,又抬手去揉额心。
尊者下殿而来,形如拂风,止若松柏,一举一动,皆是宝相庄严。
赵为安如梦初醒一般,扯着徐洲跪了下去。虽然他是道家弟子,不必遵循佛门礼仪,但这是真正的尊者法身,抛开众生平等一说,这位的品阶要比外面那些仙族特使高出一界了。
尊者长耳垂肩,宝相慈悲,双手合十行了一礼:“阿弥陀佛。”
顾九清颌首回笑:“好久不见,不知上师引来我前所为何事?”
赵为安没听清前边那句“介绍个朋友给你认识”,他看看遇到熟人一般的九爷,再看看慈眉善目的尊者,比先前看到云佛还要震惊:九爷,你到底是何方神圣啊?佛前尊者显身你不跪不拜淡定的一逼也就算了,这种熟人见面打招呼的腔调儿是怎么回事?!
其实并非顾九清张狂无礼,他见佛不拜是因为各奉其道。说白了,执掌九重天的九清灵君和无色~界天的佛道尊者就不是一个体系,非要以品阶论尊卑,上面没领导的九清灵君自然要比上面有领导的尊者高一些。当然顾九清如见老友,也是因为他与尊者是旧识。
尊者真身高居无色~界天,但以法身行走人界已有数百年。大千世界无处可去,也无处不可去,数百年间尊者云游四方,度苦厄,传佛法,修积功德。数年前,尊者行至三江融水,遇见了还未修出人身的顾九清。
那时间顾九清仅有一魂一魄,人前开朗热忱,小小少年一般天真,最烦恼不过被“家师”季青游逼着修行,课业太过繁重,少有机会下山玩耍。可随着修为递进,根植在神魂深处的记忆也渐渐苏醒了。每每午夜梦回,被那些纷杂零落无从拼凑的记忆搅扰,他甚至会为自己是谁而迷茫困惑。
尊者大善大慧,点拨了心有迷惘的转世灵君。顾九清灵慧贯通,一点即透,回去不久便修成了人身,转年就随叶涛下山去了。
再遇尊者已是四年后的事,依然是因缘际会,尊者随缘处之,顾九清却颇有些喜出望外。他还是有些孩子心性,因为喜欢和尊者聊天,便不时陪叶涛上山进香,趁机与尊者畅叙一番,尊者便也从善如流的留在了这石佛寺。
“施主不必多礼。”尊者先将还在地上跪着的赵为安和徐洲叫了起来,尔后对顾九清说,“引灵君入寺者并非老衲,灵君请看……”
尊者两手合十唱一声佛号,且见寺内长风翻涌,吹散了殿前缭绕的香烟,天色却暗沉下来,黑压压的雾霭压城欲摧一般笼罩在寺庙上空,无相结界也显露了出来,如一口牢不可破的巨钟,将整座石佛寺倒扣其下。
赵为安下意识的抓紧了徐洲的手腕,面色惊疑不定:“九爷,这是……”
“……请君入瓮,都当心点。”顾九清面向尊者,惭愧又疑惑,“我心目被蒙,误将诡相当成佛引入了这局。上师佛法高深,该不会被本门的结界困住才是,上师静观其变可是有什么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