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2 / 2)
姑娘们对赵素衣多是有好感的,她买了那许多银丝炭,让她们冬天也能够赚钱养家。而且赵素衣到来后,香皂啊什么的都让她们觉得新鲜。平时洗衣服都轻松了许多。
“你们都觉得这是个误会,赵姑娘不会干那样的事。但我却觉得,这只不过是狐狸尾巴漏出来了而已。”
“……你别乱说。”有姑娘皱眉,道,“就别说炭了,早先咱们宿阳缺粮,赵姑娘从曹县令的公子那儿得了六千两银子,那可都靠赵姑娘的香皂方子!”
“是啊是啊,而且赵姑娘说了,大概今年就会把方子公布出来,让大家自己在家里也能够做香皂。如果赵姑娘真的想把穷人赶到城北去,早先她连方子都不必贡献出来,自己揣着自己做,早就发达了!”
蒋春兰轻“嗤”一声道:“你们也不想想,她那是为了谁。”
“为了谁?”
“为了谁?”
姑娘们都情不自禁地问。
“除了咱们县的陆大人还有谁?”蒋春兰悠悠地道,“风姿绝世,偏又爱民如子……人家那是醉翁不在酒呢。”
“……你是说赵姑娘是为了陆大人?”
“赵姑娘是为了陆大人吗?”
有姑娘道:“这个,赵姑娘是喜欢陆大人,但是,她好歹也帮了咱们呀?如果她想讨好陆大人的话,把穷人赶到城北去陆大人一定不会同意的。”
蒋春兰撇了撇嘴,道:“就怕陆大人色令智昏,这自古以来,英雄难过美人关……”
一片哗然。
赵素衣喜欢陆含风,赵素衣帮过宿阳县许多。
这两点宿阳县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
从前,宿阳百姓对赵素衣感激喜爱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怀疑赵素衣只是为了陆含风才做那些事?
只不过蒋春兰这么一说,她们也不免会想,如果没有陆含风的话,赵素衣是否根本就不会管宿阳百姓的死活,而如今她便是得手了以后,预备开始作威作福了——这,有没有可能呢?
蒋春兰到底和县府没什么交情。
真正在县府里的人是乌诗诗。
乌诗诗在绣坊做绣活的时候,便有不少姑娘明里暗里地去问她关于赵素衣的事。
“诗诗姑娘,赵姑娘真的是想让穷人去城北住吗?”
“是啊是啊诗诗姑娘,赵姑娘她为什么想让穷人去城北住啊?”
乌诗诗听到这样的话,便会露出一点儿疑问的神情,而后犹豫道:“我也不知道素衣她是怎么想的,不过我听说,她的确是想在城北造房子,而且,到时候她还要把城东的房子都给拆掉……”顿了一顿,又道,“兴许,她是想在城东多留一点儿地方,造一些大宅子?”她笑道,“别的县城那样的大宅子有不少,我们宿阳倒是没有几个。”
这话一出,当然便把询问者的想法都引歪了。
乌诗诗这个意思,赵素衣是想把人都赶到城北去,然后她能在城东造大宅院自己享乐?!
赵素衣给宿阳挣了那么多的钱,便是她再怎么享受他们也没什么异议,可如果她真是因为要造大宅院要把他们赶到城北去,是不是太过分了些?
义愤填膺。
虽然大部分人的心里都仍觉得这可能是个误会,可如果赵素衣真想那样办,她现在身上都有官衔,民不与官斗,他们又该怎么办呢?
※
“最近县内有不少关于城北那块的风言风语。”
在赵素衣刚把城北的垃圾清理得差不多、预备进行下一步的时候,傅开明来找她,道:“赵姑娘,你看,是不是要出面澄清一下?”
赵素衣道:“城里在传什么风言风语?”
傅开明叹了一口气,道:“很多。”
赵素衣挑眉,示意他说。
傅开明犹豫了一下,才道:“也不知怎么的,县里传言你要把穷苦百姓都赶到城北去住了。”
赵素衣道:“这流言先前便已经有了,怎么现在百姓们还相信吗?”
傅开明道:“也不是相信,我看大部分人都半信半疑。”
只不过,虽然是半信半疑,她们却免不了背地里讨论一番事情是真的的可能。
如若真等赵素衣将她们赶到城北去,事情可能就来不及了。
赵素衣道:“百姓们不相信,那便好。”
傅开明见赵素衣仍用炭笔在那儿涂涂抹抹她的“规划示意图”,不由地道:“赵姑娘,城里还有流言说你要在城东造一座大宅院,所以才想把住在城东的人都赶到城北去。”
住在城东的不是被贬过来的姑娘便是比较穷困的百姓们,可以说城东的人比宿阳城主城里的人还要多很多。
赵素衣一直都不出面澄清,百姓的信任就会慢慢地被流言给腐蚀。
他们到底不是和赵素衣朝夕相处的,许多人认识赵素衣,可是再和她有什么更密切的交流,那就没有了。
傅开明认真地提议道:“我觉得,你还是出面解释一番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