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2 娘娘腔(1 / 2)
初三那年的最后几个月,陈玉没有再回学校。
毕业之际他也没和同窗三年的同学一起拍张毕业照留作纪念。他的同学们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中考的那三天,陈玉坐在休息教室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考试预备铃声一响,他便拿着透明文具袋匆匆奔赴考场,随意地将试卷空白处填满。
他这么做,只为那张毕业证书。
当然这最后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他所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不是来自三四流的普校,就是来自周边的中专或职校。陈玉没有去其中的任何一所学校报到,他在家里休了一整年的学。每天面对的都是父母或悲伤或愤怒的面孔,亲戚朋友全都给他盯上“没前途”的标签。谁也不明白成绩优异的他为什么不愿意继续上学,也没人能在他的面前完整说出“学校”两个字还不被他用歇斯底里如犬科动物般的低吼相威胁。
直到陈玉去了心理诊所,医生给出了一张印满各种大大小小、听过的和没听过的心理疾病专用名词的病历单,这才堵住了部分人的嘴。真的只是一部分人的嘴,更多的人听到陈玉他妈抹着眼泪说抑郁症时,只会露出一个轻蔑的笑容,不痛不痒地告诉陈玉他妈:“什么抑郁症,就是想的太多!打一顿准保他乖乖去上学。要是他不愿意上,你就直接让他去打工得了。男生嘛!”陈玉他妈从没当着陈玉的面转述这些话,但难保有时候陈玉会在无意间听到。每到这时,陈玉就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米七几的个头缩成小小的一团,蜷缩进他的衣橱里。
要等两三个月以后,等陈玉的病情逐渐好转以后,等陈玉终于不想一个人承担所有的痛苦,勉强信任他爸妈以后,他才愿意主动地告诉他爸妈那个他一直藏在心底的秘密。
陈玉也忘了“娘娘腔”这个外号是谁在什么时候给他起的了。先是班级内部的一群男生有意模仿陈玉说话时的细声细气,到后来在走廊里随意撞见的同年级学生会将他的言行举止夸张化,有时是掐着嗓子学电视剧里那些太监说话的样子,有时是有意将陈玉的步子走成别扭的内八,手上还一定得翘个兰花指,看见陈玉迎面走来便立马高喊一声:“娘娘腔!”
那时“腐女”这个团体还没有在校园里泛滥。当陈玉的同桌发现陈玉没事总盯着他们班班草看时,那种暧昧的眼神可把小姑娘吓坏了。小姑娘在私底下思来想去,总觉得陈玉这人很可怕。又想起陈玉是个闻名全年级的娘娘腔,她认定陈玉是喜欢上他们班班草了。在一次没有班主任看管的午休,陈玉的同桌再难憋住心里的猜疑,激动的话一说出口,猜疑就被她说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她那根白嫩纤细的手指指着陈玉藏在刘海底下阴郁的双眼,活像受害者本人在法庭上情绪失控地指认凶手:“陈玉喜欢李珂!他是同性恋!”
如此严重的指控让班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陈玉不可置信地看着那个平时唯唯诺诺的同桌,大脑像断了根弦似的陷入一片煞白,班里顿起的惊讶声和嘲弄声到了他的耳畔就全成了白噪声。他看了那姑娘好一会儿,不明白自己和对方有什么过节。那姑娘也不敢和他的目光对视,当她“正义”地揭穿他内心的猥琐念头后的第一反应是躲到她好友的身边,摆出一副楚楚可怜的受害者模样,就好像陈玉是对她犯下了什么不可原谅的大错。
一教室的喧闹是在班主任从办公室赶过来以后才趋于平静的。班主任厉声呵斥那几个平常最不让她省心的男孩儿,一听那些男生狡辩说是陈玉起的头,便瞪了他们好几眼,“可拉倒吧!你们看人家陈玉坐在位子上好好的,能跟你们一样瞎吵瞎闹呢?别什么事都老往别人身上泼脏水!从自身找原因!”
没人敢在嚷嚷半句。
这时的陈玉已经重新拿起笔开始做那张英语小报,他的脑袋侧搭在课桌上,好在他坐在靠墙的那个位置,一转头就看不到其他人了。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从眼眶里奔出,顺着一侧的脸颊流到英语小报上,顿时就将那灰色的纸张上洇出一个小疙瘩,小疙瘩慢慢变大,渗到那些油墨印出的蚂蚁字上,字也被晕得认不出了。
陈玉其实不想在教室里哭的,但他没有办法。
后面的日子变得越来越难捱。
陈玉本就不善交际,在班里班外都没有特别说得来话的好朋友。班草李珂是唯一一个会在别人嘲笑陈玉时,板着脸告诉别人这样做不好的人。陈玉不否认他有那么一点点喜欢李珂,但远不至于要受到如此的惩罚,让自己本就见不得光的暗恋搬到台面上,任人嘲笑鄙视。
自那以后,李珂不再做那个会阻止别人嘲笑陈玉的人了。无论是在教室里还是在教室外,李珂远远的看见陈玉出现,便会立马抄另一条道,哪怕那条新的道需要他花上双倍的时间才能抵达他要去的地方。这样的李珂已经和任何一个嘲笑陈玉的人没有区别了。
陈玉把自己喜欢李珂的那颗小苗就此掐死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