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 / 2)
于是那剩余的一百多人就在当年正副团长的带领下,于石竹城盘踞了下来。
之前说过,石竹城地处边界,两国交接又依山傍水,所以走私行当十分发达,属于政府想管但又不太用心管的地方。
毕竟石竹城一直不怎么有起色,边民的问题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原先管理石竹的都属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类型,对这类灰色地带的生存状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石竹城似乎也特别安于现状,有的边界与国外接壤了,总有不安好心的人挑拨离间,试图让民众造反。但石竹城在那个团到来之前都很安分,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国家给不了钱,那他们做走私的也能混个一日三餐。
不过这个团一落户,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民众或许看不出这里的战略地位,在那群能人异士眼里,这可有着天然的保护伞。
基里也是听说的,反正据说刚回来那段日子,所有的炮台、灯塔、瞭望楼全部翻新启用,啥也不做,就搞安防。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三层外三层的堡垒就建成了。
也不知道给了这里的民众什么好处,反正始终都没啥反对的声音。估摸着也是有了这堡垒,之前的走私生意也不用看人脸色了,百利无一害,反对来干啥。
但是这堡垒的建起就相当于拉开了与乌松当权抗衡的帷幕。毕竟你不搞这个,咱们有话还好商量。搞起来了,那不整治你,就是我当权者不得力了。
于是,紧接着清扫队也就这么建了起来。但凡有人出了石竹城,就关牢里待着。原先的团员被抓没得说,普通的石竹城民众也一起抓。
然而这关押始终持续不了多久,就像基里遇到的那样,石竹城的人一出动,又他妈全捞出来了。
所以对于清扫队的人,那可是被石竹城的人恨之入骨,抽筋扒皮都不为过。
唯一的例外,就是这个卢西亚。
卢西亚之前是副团长,听说是因那个战利品的处置方式和正团有了分歧,于是两人一人分一半的石竹城,大方向上咱们都维护着石竹,但彼此也有一些根深蒂固的矛盾,比如在对待清扫队的态度上,两者就大相径庭。
卢西亚主张清扫队拿走我多少人,杀了我多少人,我就以牙还牙,一个不多一个不少。但多余的基本不碰,也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而另一个领导所做的就完全不同,他和大部分在这里煎熬了十几年的人一样,见了穿那衣服的就毫不犹豫地干掉,误闯石竹城的普通人也干掉,只要不是我石竹城本身的人,不是有石竹城担保进来的人,来了就等着在地下挖个坑吧。
不得不说,长久的矛盾会让怨恨越结越深。有时候自己的兄弟给清扫队的人搞了,要还一个清扫队员过来也解不了气,那得还十个,还一队,才能让愤怒平息一些。
换个角度说,清扫队的人也一样。石竹人杀他们的兄弟,那不是什么公平交易就能解决的问题。那仇恨会扩散到整个群体,再将彼此之间拉出泾渭分明的界线。
所以外面的人都说,被卢西亚的人抓住了,还有九死一生的可能。被另一个团长的人抓住了,别想了,那就得交代了。
可是一旦开始了交火,谁又知道谁是谁的人。大家都杀个你死我活的,纠缠不清。
卢西亚就算有意识要公正,也没有公正的余地。
然而大家这么说也有这么说的道理,因为卢西亚的存在就像是石竹城和外界唯一的线,让他们觉着石竹城也没有坏彻底。
这也是基里斗胆向卢西亚提出明天自己就走的原因,只可惜传言始终只是传言,美化的成分有,真相也有。真相就是卢西亚确实手下留情,饶他一条活路。美化的成分就是和基里第一天相处,他就让对方明白——自己说的每一个字都不是开玩笑。
无论是基里不可以离开,还是要让基里也参与袭击。
当然,还有那一句“收了他”也不例外。
此刻卢西亚已经醒了,不仅如此还总算洗了个澡,裹着下半身,赤裸着胸口,一边擦着头,一边踢了基里几脚。
“十分钟去冲个澡,我等你。”
说完把毛巾丢到了基里的脸上,一股浓烈的肥皂味扑面而来。
基里还没反应过来,卢西亚就往沙发边一坐,沙发下陷了一个坑,更浓烈的肥皂味便钻进鼻腔。
TBC</p>